二师三十四团:棉田套种孜然抗灾又“生金”

2024-05-31 08:40:42

3场大风过后棉苗依旧挺拔

棉田套种孜然抗灾又“生金”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贝、徐敏

“多亏听了连队‘两委’的建议,在棉花地里套种孜然,不然今年又要补种棉苗。”日前,二师三十四团四连职工王芳儿告诉记者。

记者在王芳儿承包的棉田里看到,套种的孜然郁郁葱葱,棉苗在孜然的保护下茁壮成长。棉田边上,一根根胳膊粗的树枝倒在林带里,让人不禁联想到几天前3场7至8级大风的猛烈。

“刮大风那几个晚上,我整晚睡不着觉,担心棉苗被刮断。”说起这3场大风,王芳儿心有余悸。

三十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之间,常年风沙肆虐。

“以往大风过后,团场至少15%的棉田需要补种。今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种植户来找我们补种。”三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汤清秋说。

2021年,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三十四团党委经过多方考察,选择生长周期短、适应能力强、市场需求稳定的孜然进行套种。经过多年实践,该团成功将孜然与棉花、玉米等作物进行套种。“孜然比棉花早出苗,在棉花苗期能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加之还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有利于防虫害,可谓一举多得。”汤清秋告诉记者。

除了能发挥“保护伞”作用,孜然还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去年,孜然最高销售价格达到每公斤46元,带动套种地块每亩增收1200多元,仅种植孜然,就为团场增加了1.42亿元产值。”三十四团党委副书记、团长王军说。

为推广“孜然+”模式,三十四团引进铁门关市新之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年初,该公司与12个连队及合作社签订孜然种植协议,提供种子、农资、技术服务,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确保职工群众稳定增收。在团场的大力推广下,职工群众套种孜然的积极性高涨,套种面积从过去的3.9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5万亩。

如今,三十四团形成了9种套种孜然模式,深挖增产潜力,努力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今年孜然预计比去年提前15天采收,总产大幅提高。”王军说,团场将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