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沃野 向“新”而行

2024-09-30 22:53:39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丨广袤沃野 向“新”而行

光明日报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 通讯员王梦琳

金秋时节,兵团传来佳讯——兵团春大豆百亩方和千亩方单产分别达每亩439.17公斤、400.05公斤,双双创下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纪录!

大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现大豆大面积高产,来自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大豆创新团队功不可没。他们积极开展大豆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育成的“新大豆23号”高产高油,具有抗倒伏、荚多、籽粒多等优势。同时,兵团将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嫁接”到大豆种植上。“良种+良法”的应用,丰富了未来我国大豆丰产丰收的技术储备。


新疆五家渠市奇台农场是国家级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图为小麦收割机正在奇台农场麦田里作业。陈洋摄/光明日报图片

今年是兵团成立70周年。兵团以农起家,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优势产业。在天山南北的广袤沃野上,兵团向科技创新要动力、要活力,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展现兵团担当、作出兵团贡献。同时,兵团聚焦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产业“含新量”持续攀升,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科技赋能现代农场“慧种地”

棚外秋风阵阵,棚内暖风和煦,走进位于兵团十二师一〇四团畜牧连的海力特智能植物工厂,仿佛进入一个热带植物王国。这里引进种植了160余种热带植物,每到成熟期,硕果累累、百花争艳,“南果北种”让人称奇。

植物工厂有机蔬菜生产车间内,栽培架上的香菜、生菜等长势喜人。“不但省水,产量还高!”畜牧连党支部书记于志新介绍,通过采用云雾培技术,可智能调节高压细水雾,将营养液雾化成微米级雾滴喷射到植物根系,大幅缩短植物生长周期,用水量仅为传统土培方式用量的1%,而产量则是土培模式下产量的30至50倍。

该植物工厂集绿色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观光体验于一体,成为兵团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的缩影。“蔬菜卖上了好价钱,来观光体验的游客一拨接着一拨,定居的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这日子红火得很。”于志新神采奕奕。

眼下,棉花陆续进入采收季。一朵朵棉花洁白如云,绽放在蓝天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新疆五家渠市共青团农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文江兴奋地说。

共青团农场以“智慧农业”为抓手,配置了养分自动管理、农情自动监测等系统及设备,职工足不出户就可以及时掌握棉花长势、病虫害和农作物成熟度等情况。

放眼兵团,从育种、栽培到采收,棉花生产每个环节都渗透着科技力量。一项项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引领兵团棉花产业由传统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重要方面。

新疆白杨市光热资源充沛、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独特优势。走进新疆九天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种子加工车间,只见两条种子精选生产线运转繁忙,经过穗选、定级、包衣等流程后,一粒粒玉米种子变身优质商品良种,经包装后销往市场。公司科研楼内,科研人员正精心记录着每一粒种子的生长数据,为新品种选育努力攻关。

近年来,白杨市着力提升玉米制种研发能力、全程机械化水平、种子加工能力、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培育出7家制种基地,不断提升玉米制种产业链发展水平,打造智慧高效、绿色优质的制种产业。

围绕推进种业振兴,兵团狠抓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等重点工作,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关键,以供种安全为底线,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种业根基。

“智”变升级产业体系“发新枝”

无垠的戈壁滩上,一排排高大的风电机组巍然矗立,巨大的风电叶片在蓝天白云下轻盈旋转。这里是新疆新星市大唐三塘湖风电场。在风电场集控中心的大屏上,只见发电量数字不停地跳动。在“风”“光”多轮驱动下,绿色能源成为兵团“双碳”赛道的主力军。

7月3日,兵团首个智算中心项目——天昱铱灵智算中心项目在新星市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算力规模达5000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同时将积极开展算力企业孵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算力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持。近年来,兵团把绿色算力产业发展作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抢抓国家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和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机遇,依托区域干燥冷凉气候、绿色能源富集等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推动绿色电力和绿色算力融合发展。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兵团加快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今年1月至7月,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9%、16.4%、24.5%,明显快于兵团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对兵团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而传统产业占兵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八成左右,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新疆可克达拉市一家生物新材料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操作设备。陈洋摄/光明日报图片

车间内机声隆隆,一台台智能化纺纱设备正高速运转,加紧赶制订单。阿新纺织有限公司自2022年落地新疆阿拉尔市以来,引进配置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致力于用当地的优质棉花生产一流的纱线产品,打造一流纱线品牌。

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伟江介绍,该区现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40余家,在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持下,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让传统纺织产业“老树发新枝”。

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专精特新企业则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近年来,兵团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着力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据了解,目前,兵团已培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成长性强、产业链延伸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助力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

串珠成链产业集群聚动力

多种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正开足马力作业,新疆石河子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暨天域航通大型无人运输机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涵盖无人机系统及载人通航飞机研发、生产制造、定检维保、配套系统研制等,项目达产后,可年产大型无人机150架。

依托地域辽阔、空域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良等资源优势,兵团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通航产业集群。2023年以来,石河子市通航装备制造产业园已陆续招引一批国产民机装备研发、生产制造、维修保障企业入驻。建成后,园区可容纳国产民用飞机制造企业10家以上。

新能源测试车辆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吐鲁番兵团测试基地测试。资料图片

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是兵团通航产业的“链主”企业。“2023年,新疆通航全年飞行小时、营业收入、经营效益均达历史最好水平。”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兵说。如今,从飞播施肥、撒药灭虫到航拍航测、应急救援,再到飞行培训、航空维修、无人机制造,兵团低空经济正蓄势赋能、翼展长空。

近年来,兵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积极成效。然而,工业创新能力薄弱、对外依存度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工业发展整体上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的状况,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为打破传统创新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割裂、资源分散等壁垒,兵团围绕七大主导产业、21条重点产业链,成立9家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为创新聚势、为产业聚力、为发展赋能。这些研究院涉及铝基、碳基、新能源、乳制品、电子材料、建材、纺织、光伏材料、高效节水等方面,均由兵团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或骨干企业牵头,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等参与建设运行,实施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不久前,在新疆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新疆江浩电容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兵团首批12.6万只铝电解焊片电容器成功下线,填补了新疆电容器生产空白。

铝电解电容器有“工业大米”之称,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近年来,兵团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鼓励扶持各师市、各园区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引进一批协作配套企业和项目,有效推动兵团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仅新疆胡杨河市就已建成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和兵团电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落户铝基新材料企业16家,电子铝箔产能占全国的16%以上。

“我们将在工业领域不断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以产业创新研究院为主要载体,构建‘政府引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体系,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汇聚强大动能。”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郇恒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