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7 07:36:05
留住好“风光” 发展添“绿能”
——可克达拉经开区首个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落地记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纪晓贞
12月3日,总投资7.5亿元的400兆瓦/800兆瓦时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在可克达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可克达拉经开区”)开工建设。该项目也是可克达拉经开区首个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什么是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可克达拉经开区是如何高效推动项目落地的?电站建成后,将给经开区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可克达拉经开区,进行深入采访。
削峰填谷,保企用电更足更稳
虽然被称为电站,但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不生产电,而是电力的“搬运工”。
“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是通过电网进行统一协调,将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的储能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从而提高储能资源利用效率的新型电站。它就像一个调节电力负荷的‘超级充电宝’,既能充电,也能放电,具有削峰填谷、调频调相和‘充放’自如等功能特点,是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作为项目投资方的新疆兴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友吉告诉记者,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可在用电低谷时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充电”,在用电高峰时将储存的绿电稳定地输送给用户,实现“毫秒级”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据介绍,可克达拉经开区400兆瓦/8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包括160个储能电池仓、80个逆变升压一体机。项目建成投产后,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充放电,预计单次可存储72万千瓦时的绿电。
记者了解到,今年,可克达拉经开区着力打造绿色工业园区,目前已建成2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引进的水溶肥生产线等6个项目均已投产。
“随着园区企业不断增加,用电需求量随之攀升。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建成后,可在谷电时段储能、峰电时段放电,以此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供电稳定性,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电能供给。”可克达拉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枋说。
节能降碳,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锚定“双碳”目标,四师可克达拉市依托优质“风光”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截至目前,该师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90万千瓦,预计今年可实现新能源发电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无限“风光”在这里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
然而,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往往要“看天吃饭”,出能不稳是天然短板,如不能及时消纳,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建设储能项目,就是将无法及时消纳的绿电储存起来,让新能源更好地为人们所用。
“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全面投产后,每年可促进新能源消纳近2.6亿千瓦时。”何友吉介绍,该项目在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的同时,还能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浪费,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84万吨。
作为新型储能设施,相较于传统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还具有布局灵活、响应快、建设周期短等特点。
“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可以精确匹配区域电网负荷需求,助力清洁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四师可克达拉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师市充分发挥水火风光储等多能互补优势,通过项目牵引、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积极构建清洁低碳、智能友好、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靠前服务,营商环境“有温度”
“从项目对接、洽谈到签约,我们见证了‘可克达拉速度’。”何友吉说,公司团队于今年5月来到可克达拉经开区开展项目洽谈并进行实地考察,11月27日双方完成签约,并于12月3日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
“这里吸引我们的不仅是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质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服务也是坚定我们落户的重要因素。”何友吉表示,一定要在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四师可克达拉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可克达拉经开区把推动项目落地作为头等大事,成立投资促进中心,建立项目“绿色通道”,从项目选址、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到开工建设的所有手续,提供“无事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一对一”全程跟踪帮办服务,以“最快速度”和“最大力度”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快速见效、快速投产。
“在项目签约前注册公司及登记备案时,我们向企业列出资料清单,企业仅需提供相关资料,后续资料整理、手续办理皆由我们帮办代办。”徐枋说,持续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园区吸引优质项目、留住优秀企业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今年以来,园区已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达76.78亿元。
当前,可克达拉经开区正进一步强化抓项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项目快速推进,早日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