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兵团人丨用爱织就暖光,点亮世间角落

2025-01-10 08:12:03

咱兵团人丨用爱织就暖光,点亮世间角落

程煜

面对持刀歹徒,他挺身而出,把受伤邻居护在身后;面对邻里纠纷,他百般劝解,全力维护社区团结稳定;面对困难群体,他慷慨解囊,倾力帮助他人;面对荣誉光环,他淡然一笑:“助人为乐、积德行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题记

姚志强(中)荣获“第八届兵团道德模范”称号(资料图片)。

“救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哪怕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勇敢地去救人。”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十二师一〇四团西城东社区居民姚志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歹徒,姚志强正气凛然,在危急时刻为他人生命安全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弘扬了见义勇为精神。

直面利刃挺身救人

姚志强居住的一〇四团西城东社区四规划区是一片平房区,他有两个院子,坡上的大院子用作住房、办公室和库房,坡下小院当工房。

姚志强家的大院子位于坡顶的三岔路口,朝南的巷子里面还住了四家人,巷子头是老刘家,左边是老高家,两家大门相距约十米。老刘家距姚家大院约有50米远,离坡下的姚家小院一百米左右。

2020年8月29日下午,正在坡下小院里忙活的姚志强听到工人小蒋站在坡上呼喊:“姚哥赶快来,小高正在翻老刘家的院墙,老刘让你来管管!”

高某是邻居老高的儿子,性格孤僻,平时不咋与人打交道,前些年,他用打工挣来的十多万元给父母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则住在平房里。

听到喊声后,姚志强立即扔下工具拔腿就往坡上跑。刚站到坡上,就听到老刘凄厉大喊:“杀人啦!救命啊!”

姚志强抬眼看到前方刘家大门敞开,高某正提着砍刀追着老刘砍,老刘被迫从自家院子跑出来躲藏,他的妻子已经倒在血泊中。

姚志强赶紧往老刘那儿跑,途中看到墙根下有根一米多长、七八厘米宽的板条,没空多想,他拿起板条继续向老刘跑去。

冲到老刘跟前,姚志强才发现,倒在地上的老刘浑身是血,身体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

姚志强一个箭步冲到老刘前面,用身体护住老刘,一边用手中的板条抵挡高某挥过来的砍刀,一边高声喝斥高某停手:“放下刀!”但当时已经疯狂的高某根本不听,一个劲地挥舞着手中的刀砍向姚志强。

姚志强手中的板条几下就被高某锋利的砍刀劈成两截,掉在地下。情急之下,他只好拣起掉在地上的半截板条继续拼命挥向高某,最终将高某逼退到自家大门口。

“嘡”的一声,姚志强又一次用力挥棒,将高某手中的砍刀打落下来,砍刀落地之后滚入院门,失去利器的高某被迫退入院中。

姚志强见机立即关上高家大门,拿出手机拨打120救人。

“那时我是真的紧张,拨120这三个数字时我的手抖得拨了好半天才拨出去。”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姚志强面色肃然,“打完120,我又赶紧打110报警。我们这里紧靠雅玛里克山,老高家院子里有后门,凶手手里有刀,如果从后门跑到山里或市里,会对社会造成更大危害。”

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成功制服并带走了高某。

事后,姚志强才得知高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

有邻居问姚志强:“你傻呀,万一凶手把你砍死或砍伤了怎么办?”

“遇到这种事我也害怕,但如果大家都不帮忙,那这个社会就太冷漠了。以后如果再遇上这样的事,我还会上。”姚志强回答道。

2022年7月,姚志强荣获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发光发热的“兵团好人”

在一〇四团西城东社区居民心中,姚志强就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从不藏乌云。他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帮助邻里解决生活难题,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点滴善意汇聚成温暖洪流,流淌在大家心间。这份执着与纯粹,让他当之无愧地荣获 “兵团道德模范”“兵团好人” 等诸多荣誉称号。

在姚志强帮助过的众多人中,老李算是一个特殊的人。

老李名叫李西宁,今年57岁,身材高大壮实,见到姚志强就一脸笑眯眯的表情。

老李在年少时背井离乡,来到了新疆,未料到,这一走,就与家人断了联系。父母去世后,当地派出所以为他已不在人世,注销了他的户口和身份证。没有身份证,老李的生活彻底乱了套,找工作四处碰壁,出行也成问题,回家更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就这样,他成了一个流浪汉,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2020年8月,尘肺病严重、浑身水肿的老李流浪到姚志强家附近。他既没身份证去医院看病,又没钱租房,只能睡在路边。

下班后看到这一幕的姚志强,当即给老李安排了临时居所,并每天安排工人给他送吃的喝的。

但这样总归不是办法,姚志强多次询问老李老家在哪里,他总是含含糊糊说不清楚。后来经过一番周折,姚志强终于联系上了老李老家的亲人,并积极联系派出所给老李开了证明。

一切安排妥当后,姚志强给老李买了一套新的内衣内裤和外套、裤子、鞋子,并给他备足了食物,还塞给他800元钱,把老李送上了返乡的火车。

回到老家的李西宁经过治疗,身体完全康复,也终于在当地派出所办好了身份证。他始终惦记着在危难时候帮助过自己的姚志强。

2023年8月,李西宁再次来到一〇四团西城东社区,给姚志强送上了一面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

“当时我浑身肿得都站不起来了,回到老家后医生对我说,再晚个三五天你就没命了。”说起当时的情景,老李唏嘘不已。

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口中,流传着许多姚志强助人为乐的故事。

“姚志强在社区是出了名的热心人,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力而为。社区有个87岁的独居老太太,姚志强经常买米面油送上门,还安排工人去给老太太打扫房间。社区有几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姚志强知道后经常买些学习用品送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提到姚志强,一〇四团西城东社区副主任向明浩满是赞赏。

在为当地居民办好事实事的同时,姚志强不仅出谋划策,还出钱出力。

当地居民老曹说:“我们这儿是平房区,过去山坡上都是土路,特别是下雨之后泥泞满地,进出很不方便。志强找我们一起商议修路,他不但自个儿拉了十几车石子铺路,还拿出3万元钱用于修路。”

爱的传递与坚守

为什么会勇敢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高举的砍刀?坚持一直做好事的动力是什么?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姚志强回忆起了自己的成长之路。

1974年9月3日,姚志强出生在河南周口的一个小村庄,与普通农村家庭一样,他的生活贫瘠而单调。年少的姚志强对远方充满了向往,一心想去见见更为辽阔的世界。

1989年,年仅15岁的姚志强决定跟着邻村一个老乡到新疆闯荡。经过五天四夜,他们来到了十二师一〇四团。姚志强租住在团部后面小山坡上的自建房里,在附近打零工为生。

“35年前,当地有很多外来户,山东的、河南的、甘肃的、四川的,大家从五湖四海来新疆讨生活,很多人靠打零工挣点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都很穷,但有啥事相互之间都会热情帮助,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姚志强回忆道,“我那时候个子不高、身子单薄,只能打点零工。没活干的时候,老乡们会给我饭吃给我衣服穿,没有钱的时候也有当地的居民和老乡给我点零花钱,我很感激大家。”

因为吃苦耐劳、善良本分,大家都很喜欢姚志强,后来他在附近谋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每月有了固定收入。

手头稍微宽裕一点,姚志强便报名参加了一家服装学校的服装制作班,心灵手巧又刻苦学习的他很快学会了服装制作技术。

听说广东是全国重要的服装市场,有了一技之长的姚志强便和朋友一起到广东服装厂打工。在广东白云区同和镇一家服装厂,姚志强在制作服装的同时,还学会了维修机器设备。

“在广东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你不知道我有多激动,508元!当时在乌鲁木齐一个月工资撑破天也就100多元。”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姚志强脸上露出激动的神情。

半年后,姚志强与朋友攒了些钱,回到乌鲁木齐开始创业。

回疆后的姚志强租了两个门面房卖服装,生意越做越好,逐渐有了一些积蓄。

1998年9月,离家多年的姚志强衣锦还乡,嫂子给他介绍了自己在县中医院工作的同事牛桂容,两人一见面,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就这样,姚志强和牛桂容很快举办了婚礼,婚后,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乌鲁木齐,开始了新生活。

姚志强的小日子原本过得红红火火,没想到店面因处在消防通道被拆,刚挣的4万元钱打了水漂。加上结婚时又在院子里新建了四间住房,花光了所有积蓄,家里一下就捉襟见肘了。

妻子马上就要生产,姚志强口袋里却只有几百块钱。“那是2001年1月21日,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但我家里却是一团糟,媳妇抱着发高烧的儿子哭个不停,我急得心里冒火、嘴上起泡。”

因为没钱住院,姚志强只能送妻子到附近的私人诊所生孩子。正值冬季天寒地冻,刚出生三天的儿子因为受了风寒,感冒发高烧没钱医治,奄奄一息。

说到这件事,牛桂容的眼中涌出泪花:“温度计放到孩子腋下就爆表了,42摄氏度!当时我都快急疯了。”

姚志强哽咽着说:“我们抱着孩子去了附近两家医院,医生看孩子太小、病情危急都不敢收,让我们到儿童医院去,可我身上只有几百块钱,根本住不起医院,我当时抱着孩子急得掉眼泪。”

就在姚志强和妻子心急如焚、一筹莫展的时候,得知情况的邻居王大哥和妻子立即取了2000元钱送给姚志强:“赶紧送孩子去儿童医院吧,救孩子要紧,不够我们再想办法!”就这样,在儿童医院救治七天后,孩子退烧了,姚志强和妻子高悬的心才放了下来。

姚志强在制作沙发(资料图片)。

当年8月,姚志强开始转行做家具,没钱买机器设备,就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机器;没钱进货,就向老乡朋友借钱进货。因为他人缘好、口碑好,没过两年就干得有模有样。有了积蓄,他开始扩建厂房,并注册成立了乌鲁木齐邦威木器加工厂。工厂生产的家具质量过硬,款式新颖,一经推出便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

随着生意日渐好转,姚志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公益事业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了社区公认的热心人。他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荣誉,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先进人物,而他们的事迹又激励着他更加努力,把爱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2023年7月26日举办的新疆网络文明大会上,姚志强认识了来自阿克陶县的“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

在2023年7月举办的新疆网络文明大会上,姚志强(左)与新疆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主任贺娇龙(右)、“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中)合影。

“那么多好心人将爱的种子传播给我,我要像‘党徽大叔’那样,把这份爱传递并坚守下去!”姚志强深情地说。

本文图片均由姚志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