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18:10:19
用工少了 质量高了 订单多了
阿拉尔市一老牌国企植入民营企业管理“芯片”后涅槃重生
阿拉尔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志清)2月18日,春节的脚步尚未走远,阿拉尔市新疆锦域纺织有限公司就已(以下简称“锦域纺织”)接到巴基斯坦等多方订单,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车间里满负荷生产,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设备,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
锦域纺织是阿拉尔市2011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由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有着50多年的历史,是一家国家级大型纺织骨干企业,同时也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河南省50家产品结构优化重点企业之一。
锦域纺织落户阿拉尔后,稳步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到35万锭,最高年产值10多亿元,年利润逾亿元。但是,近年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公司逐渐步入困境。2023年下半年,该公司生产出的棉纱大量积压滞销,资金链断裂,当年公司三分之二的机组停工停产,员工流失率达40%。
转机始于该公司大胆引入私营企业管理模式。2024年年初,锦域纺织在全疆多地考察优质棉纺企业,最终决定引入沙雅县一家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并邀请管理人才进驻企业参与生产经营。
2024年5月,锦域纺织引进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到位后,首先效仿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简化层级,建立扁平化管理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把岗位与能力不匹配的人员及时调岗。
公司员工进行劳动竞赛。王志清 摄
锦域纺织绩效管理体系也焕然一新。引入沙雅县民营企业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后,锦域纺织设立了更为科学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2024年12月,锦域纺织环锭纺综合吨纱工资水平为1723元,比改制前综合吨纱工资减少377元;绽纱用工由过去的50人,减少至现在的35人。在工作量与工资挂钩的新考核机制影响下,工人们主动钻研技术,生产效率比改制前提高20%,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在2023乌斯特公报5%—25%的水平,在同行业中属于中上水平。
该公司档车班组班长古丽阿仙姆·巴拉提说,改制前自己一个人看五台机器,现在看七八台,月收入由过去的6000元增至9000元,更有干劲了。
自2024年6月份改制以来,锦域纺织借鉴民营企业精准定位策略,深入调研市场,挖掘开发新客户,将以产定销生产模式调整为以销定产,根据订单情况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品种及产能。那些曾经无人问津的传统产品,经改良后重获市场青睐,每月都可接到2000余吨的订单,现基本实现产品零库存,产销率基本达到100%。
记者感言:民营企业有“宝藏”
作为国企,锦域纺织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敢于放低身段,虚心请教,在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助力改革下,企业起死回生,这得益于锦域纺织领导层敢于自我剖析、虚心学习,向市场取经。
民营企业往往是创新的先锋。相较于大型国企,它们规模小、层级少,决策更灵活,能迅速捕捉市场细微变化并调整创新方向。
锦域纺织的成功改制案例很有代表性,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思路清晰,判断准确,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思路,顺应市场变化,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变跟着感觉走为跟着市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