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08:18:39
向“新”而行 踏春争先
——兵团工业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马雪娇
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挥动,投料、生产一气呵成;发运车间内,“拳头”产品整装待发,即将销往全国各地……春日的兵团,工业生产热火朝天,各企业点燃创新引擎,加速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今年前两个月,兵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5%,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贡献了九成以上增长,有效发挥了工业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智能升级,铸就产业新优势
近日,在天北经济技术开发区胡杨河天鹅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年产120万张锯片(含100万张剥绒锯片、20万张轧花锯片)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填补了新疆锯片自动化智能生产的空白。
近年来,天鹅智慧农业科技公司持续加大设备升级和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引进激光下料机、自动化淬火线、自动化激光切割机及自动化包装流水线等先进设备,并创新采用热处理工艺,实现了锯片生产高度自动化。
“目前,我们生产的轧花锯片、剥绒锯片分别占新疆市场份额的40%、17%,今年的订单已全部排满。”该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苏文康介绍道,自动化智能生产线的运行投产,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话语权。
作为我国重要的电解铝生产基地,在兵团,铝基新材料产业正加速向高端化迈进。记者在新疆农六师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偌大的车间里仅有数名工人在控制台值守,银色铝棒通过全自动生产线完成切割、打包,自动化、智能化的高效率尽显无遗。
作为目前新疆电解铝、铝深加工产能最大的企业,新疆农六师铝业公司持续通过技术升级和自动化改造,大幅提升了产能。今年前2个月,该公司生产原铝27.06万吨,产值突破46.9亿元。
“公司全力打造‘煤电铝一体化’循环产业集群标杆,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技术有效降低了能耗,还获得国家专利198项。”该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芳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兵团主动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造“千百十”亿级产业、园区和企业,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兵团工业企业积极引入前沿技术与人才,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2024年,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6.5%、17.3%、33.7%。
创新研发,开拓市场新蓝海
在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研发车间,技术团队正围绕创新生产功能性纱线展开技术攻关。
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成功研发14款新型混纺产品,获得4项国家专利授权。这些产品具备“自发热”“会呼吸”“抗皱”等特殊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防护、智能穿戴、户外运动等领域。
“这些研发成果,为公司实现技术跃升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差异化产品矩阵还将助力企业开辟功能性纺织品蓝海市场。”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薛梅说。
在位于八师石河子市的天富天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内,各种机器设备有序排列、高效运转,崭新的光伏板产品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产出。
“当前产能主要用于满足石玛兵地融合光伏基地项目需求。”该公司董事长厉一军介绍,鉴于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已启动二期项目,并同步引进边框、焊带、接线盒等供应商,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订单持续增长,源于企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厉一军说,“我们将在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以技术突破拓展新市场。”
今年以来,兵团工信系统聚力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强化运行调度,紧密协同各相关部门,建立高效的要素保障协调机制,针对解决企业用电、用工、融资等关键难题精准施策,全力保障各类要素供应;积极组织工业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强化产销协作,持续助企增效,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绿色转型,汇聚发展新动能
3月31日,在十二师乌鲁木齐正大畜牧有限公司锅炉房,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等各式管道交织错落,低氮冷凝余热回收蒸汽锅炉高效运转。
“作为能量转换的核心设备,锅炉的节能效果是绿色转型的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安装热节能器、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等装置,每年节约成本超过60万元,锅炉燃气单耗进一步降低。”正大畜牧公司生产部主任樊俊超告诉记者。
绿色转型是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近年来,正大畜牧公司持续推进生产线数字化、绿色化改造,节能设备使用率达95%以上,年产饲料16万吨、节约用电1.82万千瓦时。今年年初,该公司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如同正大畜牧公司一样,位于十三师新星市的新疆大安特种钢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目光投向新赛道——利用新技术进行绿色化升级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大安特种钢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一角,成吨的钢铁废渣经过破碎、磨粉等工艺,变为环保砖、岩棉等基建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我们持续提升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建成年加工30万吨矿渣微粉、20万吨钢渣及年产2亿块环保免烧砖、6万吨热熔岩棉的生产线,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大安特种钢公司董事长蒋胧菁说。
近年来,兵团全力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工作,为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兵团拥有国家级、兵团级绿色工厂43家,2024年绿色工厂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2.5%。
“今年,兵团将以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和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创建为突破口,进一步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