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1 08:02:14
快递“链”接幸福生活 听听他们怎么说?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郑瑶 通讯员李玉清、朱素珍
编者按
小小快递,联系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快递服务已成为连接美好生活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兵团各师市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职工群众在家门口的快递代收点就能收取或寄发快递。本期“有话大家说”,让我们倾听居民的感受、了解相关部门的做法。
居民:快递为美好生活“提速”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六师五家渠市职工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中新是六师新湖农场的职工。下班后,他已经习惯点击翻看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上的商品信息。去年春天,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网购了一批滴灌带接头,不仅价格比批发市场便宜,到货速度还快。现在他的网购平台“购物车”里,既有喀什地区的特色手工编织品,也有山东厂家直发的农机配件。
“以前好多东西只能去乌鲁木齐市买,还不一定称心如意,现在打开手机,一键搜索就可以买到我想要的,太方便了!”周中新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手机屏幕上,订单追踪页面显示着从浙江发来的智能水肥一体机的物流信息。
对于六师五家渠市退休职工李春梅来说,网购带来的惊喜藏在日常生活里。最近,她买到了带有苏州刺绣的旗袍,比商场的同款便宜了三分之一。她的“购物车”里,既有定时抢购的助农水果,也有两小时即可送达的降压药。
“上次咳嗽犯了,孩子在平台上下单了‘小时达’川贝枇杷糖浆,没一会就到了。”李春梅笑着说。
华灯初上,五家渠市的快递分拣中心依旧灯火通明。传送带上有从广东发来的智能手机,也有即将发往上海的新疆棉被。一件件包裹如同数字纽带,承载着希望与牵挂,跨越山海,连接着人们的美好生活。
代收点:提供便民暖心服务
5月6日,在二师二十四团十一连的快递代收点,李玲正对着手机屏幕核对取件码。货架上,大小不一的快递箱码放得整整齐齐。
“以前取快递,得跑几十公里到团部或者邻近县城,冬天冷夏天晒,现在出了家门走几步就到快递代收点,省时又省力!”李玲说。
2022年,十一连职工李志中注意到连队居民取件难的问题,在自家商店辟出一块空间,设立了全连首个快递代收点。起初每天仅几件快递,如今日均处理量稳定在三四十件,最多时可达上百件。
“店里的人气旺了,每件快递还有0.3元的利润。”李志中算过账,快递代收业务每月增收虽少,却让商店“天天有邻居来串门”,连带日用品销量都翻了番。
过去,因取快递不方便,网购对二十四团十一连居民而言就如“鸡肋”:生鲜怕坏在路上,大件愁搬运难,甚至有人因错过配送电话白跑一趟。如今,代收点化身“24小时驿站”,居民可随时取快递,还能委托李志中帮忙验收易碎品。
“以前不敢买重的、容易坏的商品,现在啥都能放心下单!”李玲笑着说,她的电子购物车里,从孩子的练习册到老人的保健品,从反季棉衣到网红零食,清单越拉越长。
快递代收点的出现,悄然改变了连队居民的生活方式。从代收点的货架上,李志中观察到明显的变化:过去以衣物、书籍为主,如今生鲜水果、家用电器、健身器材等五花八门的快递包裹越来越多。
从“人找包裹”到“包裹等人”,正如李玲所说:“以前觉得网购是城里人的事,现在连队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相关部门:畅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以前取快递要去30公里外的团部,来回折腾半天,现在家门口的驿站就能取件,还能顺手寄走包裹,真是方便!”十师一八八团六连职工张彩玲拿着刚到的快递,笑得合不拢嘴。
一八八团下辖十个连队,以前各连队居民取快递都要前往团部。近年来,十师北屯市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客货邮三级服务体系。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选定人口密度大、物流服务点少的一八八团作为试点,全力打造“北屯-188团”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线路。该线路依托北屯新建旅客运输公司综合场站、邮政管理局、快递服务点等现有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与优化配置。
2024年,该客货邮服务专线顺利开通,逐步建成了“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构建,有效打通了一八八团快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物流配送能够直达各连队,极大地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对于当地职工群众来说,快递进连队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也激发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活力。
近年来,十师北屯市通过整合邮政、交通、商贸、供销等多方资源,构建起“客货邮融合”“快快合作”“电商+物流”等多元服务模式,让快递“坐上”公交车、“搭上”顺风车,直达居民家门口。
在十师北屯市物流共配中心,来自申通、圆通、极兔等几家快递企业的包裹通过智能分拣系统统一分拣后,由配送车发往各团场、连队站点。过去各快递公司“各自为战”,现在统一分拣、共同配送,降低成本的同时,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在十师北屯市的街头巷尾,快递车辆穿梭如织,居民们拿着刚取的包裹笑意盈盈——这场畅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民生改革,正让职工群众生活更有速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