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家庭:和谐小家传递大爱

2025-06-30 18:24:32

韩雪家庭:和谐小家传递大爱

胡杨网韩晓怡、李雨浪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亦是如此。韩雪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和谐而温馨、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夫妻俩用17年的时间,编织出一首关于爱、责任与奉献的动人乐章。2025年,夫妻俩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海报.jpg

小家之爱 尊重为先

多年生活中,每当家庭中出现小矛盾和冲突时,她和丈夫都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未大争大吵。在平常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韩卫东在陪伴孩子。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jpg

韩卫东在陪伴孩子。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韩雪回忆道:“爱人做事果敢有主见。有一年,他申请当志愿者,当时我们的小儿子才一岁。我有些迟疑,担心照顾不过来孩子。他说楼里很多都是老人在家,也没个帮手。他去给他们买菜,还可以照顾他们。”

杨卫东接着话题:“我有家庭责任,但也有社会责任。关键时刻,我确实想为‘大家’服务。”

在这个小家庭,韩雪有大事小情都要和杨卫东商量。按她的想法:“我可以自己拿主意,但夫妻之间就是要在琐碎的小事中去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小家时常会有家庭会议,16岁的女儿、4岁的儿子都有发言权。四口之家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就像催化剂一样使家庭一直充满和睦与快乐的氛围。

言传身教 榜样浸润

在日常生活中,韩雪和丈夫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韩雪至今还记得,女儿小时候常常看到杨卫东给小区里的树浇水。有一次,女儿看到小区的树叶黄了,主动拉着杨卫东去浇水。那一刻,夫妻俩心里乐开了花,这份对自然的关爱与尊重,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韩雪夫妇。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jpg

韩雪和丈夫在做饭。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杨卫东很体谅韩雪是独生子女,两人结婚两年后,他每天下班就去给韩雪的父母找房源。杨卫东想着妻子没结婚前都要回四师六十三团看望父母,不能因为妻子成家有孩子了就没时间陪父母了。他给岳父岳母找的房子和自己的小家很近,走路不超过10分钟。当他先带着韩雪去看房时,韩雪很感动。

杨卫东的父亲早逝,留下年迈的母亲独自生活。仅靠家中不多的土地承包费维持生计。韩雪也很照顾婆婆,生病住院都安排在离自家很近的医院。她知道婆婆也需要在乌鲁木齐有一个房子,这和丈夫的想法不谋而合。

相濡以沫 携手共进  

杨卫东和韩雪同为教师,夫妻俩非常支持对方的工作,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闪闪发光。杨卫东是十一师第一中学办公室副主任、信息办主任、高一音乐特长班教师。韩雪是兵团二中第十一师分校英语教师、小学部文综教研组组长。她任教期间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连续3年考核结果为优秀。

韩雪在给学生上课。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jpg

韩雪在给学生上课。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杨卫东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是音乐教育。当十一师第一中学刚好有了音乐特长班教师岗位时,韩雪支持丈夫去竞聘。这些年,杨卫东也出了很多作品:2014年兵团成立60周年,杨卫东创作的歌曲《兵团人》荣获兵团“优秀节目”,创作的校歌《放飞梦想》,传唱度非常高。

杨卫东说:“没认识韩雪之前,我只是从报纸、电视中了解兵团。当第一次去岳父家,看到岳父年轻时的防风镜,看到岳父的老照片,听岳父讲地窝子的故事,我当时就热泪盈眶,岳父没有提一句兵团精神,可兵团精神已融入他的骨血和生活当中。之后,我陆续创作的音乐作品,歌词和旋律中都有岳父讲述的兵团故事的影子,有妻子坚韧温柔的模样……”

作为新时代女性,韩雪努力做一个“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杨卫东担起家里的责任,是守护家庭的一棵大树,与妻子一同守护好家。家就像树的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是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在这个家庭里,夫妻和睦、互敬互爱是他们家庭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