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擘画发展蓝图 砥砺奋进谱写戍边新篇

2025-07-13 07:40:15

凝心聚力擘画发展蓝图 砥砺奋进谱写戍边新篇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三周年之际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美玲、禚艺

殷切的关怀,深深镌刻在天山南北,深情的足迹,静静印刻在岁月长河,跨越的时空,勾起厚重而又温暖的记忆。

历史指针拨回三年前。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新疆和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的深情牵挂,带着对边疆儿女的深厚关切,踏上了这片物产丰饶、人民幸福的热土。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绵绵厚望,念念于心。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为新疆和兵团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工作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疆和兵团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问题,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新征程上奋力建设美好新疆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疆和兵团各族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将殷切期望化为实干笃行的磅礴力量,在天山南北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答卷。

开篇:深情嘱托绘蓝图 天山脚下砺初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兵团,这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队伍,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格外重。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基层连队,与职工群众亲切交谈,句句关切饱含深情,声声嘱托重若千钧。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在八师一四三团九连的蟠桃园里,红艳艳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职工倪泽寒头戴草帽,灵巧的双手在枝叶间穿梭,熟练地采摘着名为“中国红”的蟠桃。

“虽然累,但心里是甜的。”倪泽寒直起腰,擦了一把汗,目光望向园中熟悉的位置。

三年前那个同样火热的七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片生机勃勃的果园。“总书记当时就站在这里,详细询问我的收入和蟠桃种植情况。”倪泽寒的声音不由得高了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我激动地向总书记汇报,园子里种的是‘中国红’蟠桃,这名字喜庆,也象征着咱兵团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在粮棉油、果蔬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兵团发展的政策,发挥兵团优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牧业绿色高效发展。”

沉甸甸的嘱托,是对兵团农业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关键作用的精准定位与殷切期望。

夏日的傍晚,微风轻拂,一四三团花园镇广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职工群众齐聚于此,欢声笑语回荡在广场上空,勾勒出一幅民族团结、生活美好的动人画卷。

退休职工马桂英坐在广场的长椅上,正绘声绘色地给身边的群众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前来视察的故事。她的眼神中满是温暖与自豪,三年前的那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总书记可关心咱的生活啦!”马桂英缓缓说道,“咱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退休金年年都在涨,团场的小城镇建设得越来越好,我这心里呀,满是幸福,对现在的生活别提多满意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兵团的战略作用不可替代。要加快推进兵团改革,深化兵地融合,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

这是对兵团多年来肩负使命、砥砺前行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兵团未来发展的深情厚望。

7月12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一楼大厅内,一群小学生围在讲解员身旁,静静聆听第一代兵团人屯垦戍边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情景,仿佛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

时光回溯到三年前,正是在这群小学生站立之处,习近平总书记以温暖而坚定的话语,叮嘱兵团老中青三代建设者代表,“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总书记的话语,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兵团发展的前行道路,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兵团人的心中。

70余载光辉岁月,兵团精神如胡杨般深深植根于兵团发展的土壤之中,它不仅是兵团过往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更为新时代兵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激励着兵团人在新征程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兵团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奋斗铸就辉煌,争做兵团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传播者,为推动新疆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效:勠力改革结硕果 枝叶关情暖民心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山脚下擘画蓝图——“兵团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希望大家发扬兵团精神,继续努力、深化改革、脚踏实地、再接再厉,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声声嘱托,化作兵团儿女砥砺前行的铿锵足音。

三年来,兵团党委沿着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带领各族职工群众,在天山南北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史诗。

——改革攻坚,激发发展动能。

面对体制机制沉疴,兵团以“刀刃向内”的魄力重塑发展基因。

国资国企从“管企业”向“管资本”变革,2024年,兵团国资国企系统资产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元,12.8%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三;

天润乳业等企业创新成果丰硕,疆外市场收入占比超40%,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聚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在广袤团场,“土地确权颁证”让职工吃下“定心丸”,“党支部+合作社+职工”模式激发连队经济活力,亿元产值连队占比近三分之一,八师一四三团蟠桃种植户年收入突破20万元的故事成为改革惠民的缩影;

“一朵云、一张网”数字政务体系贯通兵、师、团三级,“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力推进,政务服务系统信息化升级持续加强,线上办理率不断提升,“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

——民生为本,绘就幸福底色。

改革的“含金量”最终体现在职工群众的获得感上。

兵团始终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和困难群体帮扶,2024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8.3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居住环境改善方面,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着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截至2024年底,兵团已建立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围绕“重症不出兵团、大病不出师市、小病团场看、康复回连队(社区)”目标,推动各师市团场医院提档升级,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兵地携手,擘画发展新局。

改革潮涌,兵地融合成为破题关键。

产业协同释放聚合效应。煤电、油气资源联合开发蹄疾步稳,石玛兵地融合5吉瓦光伏防沙治沙项目在玛纳斯县落地生根;塔城地区与九师白杨市共同推动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促进“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跃升;

制度创新打通开放动脉。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三师区块加快联动发展,首创“兵地通办”工作机制,办事时限和报批材料时间平均压缩50%以上;四师可克达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数字化发展局签署“兵地通办”合作协议,商定第一批“兵地通办”事项共267项,提升联动发展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社会服务深度交流交融。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兵地会议统一部署,干部人才双向挂职如活水涌动;民族团结示范景区、生态产业园区共建共享,“送演出、送温暖”活动常态化,守望相助的暖流浸润心田。

沉甸甸的成绩单,是新疆和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勠力同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展望:奋楫扬帆启新程 壮美边疆谱华章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兵团成立70周年贺信中指出,“兵团要忠诚履行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在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既是无上荣光,更是千钧重担。

站在新的历史新起点,兵团干部职工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的殷切嘱托,吹响了接续奋斗的号角。

聚焦“强投资、兴产业、调结构、活政策、优保障、惠民生、防风险”发展主线,让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的基石愈加巩固;立足推进工业大突破,坚持放手发展规模,加快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抓好纺织产业、化工产业、铝基硅基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坚持以区域发展理念谋划和推动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从完善兵地融合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公共服务共享方面提出举措,推动兵地在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以及维稳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兵地优势互补,形成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融共建、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良好局面。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交通路网持续织密,医疗资源优化布局、智慧养老不断创新。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落实,从硬件升级到服务提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全力写好充满民生温度的“兵团故事”。

大漠长河,见证沧桑巨变;雪峰松涛,激荡复兴征程。

从1954年仗剑扶犁的开拓,到2025年改革攻坚的突围,兵团人始终是天山脚下最忠诚的卫士。展望新征程,新时代的兵团必将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担当,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壮美边疆,续写安边固疆、富民兴疆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