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9 07:55:38
一年好景金秋时丨沃野生“金”记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常驻记者马荣
“这瓜蒸着吃粉糯,熬粥又添一份香甜,老人小孩都爱吃!”10月15日,九师一六八团五连职工袁纯钢通过手机进行直播,向网友推介自家的贝贝南瓜,屏幕上“已下单”的提示此起彼伏。
“去年试种70亩贝贝南瓜,纯利润10万元,今年扩种到150亩!”袁纯钢放下手机,眼里的笑意藏不住,“你看这品相,个个优质!而且合作社年初就跟山东一家企业签了购销合同,咱们只管种好的事儿,销路不用发愁!”
一六八团五连职工种植“宝贝瓜”的事儿,还得从两年前说起。近年来,五连针对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的短板,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通过分析土壤成分、考察市场行情,最终盯上了适应性强、抗病性好、市场走俏的贝贝南瓜。可真要推广时,不少职工却犯了嘀咕:“没种过这东西,会不会赔本?”
“既然职工群众有顾虑,那我们就先蹚出一条路来。”2022年初,五连党支部动员连队“两委”成员带头试种了80亩贝贝南瓜。到了秋天,事实摆在了大伙儿眼前——种植贝贝南瓜,效益比种植传统作物高出不少。
贝贝南瓜试种成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在连队里传开,也给犹豫不决的职工吃下“定心丸”。连队党支部趁热打铁,牵头成立及时雨农牧林专业合作社,推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从统一采购优质种子、统一规划耕作标准,到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对接销售渠道,通过合作社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如今,五连的贝贝南瓜种植面积已超过1800亩。
“现在,不光有订单销售和电商直播带货,我们还在琢磨开发南瓜礼盒,把小南瓜做成大产业!”蹲在田埂上,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杨永信轻轻拍了拍身边圆滚滚的贝贝南瓜,语气里满是期待。
这片生机勃勃的南瓜田,是九师白杨市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九师白杨市素有“粮仓、肉库、油缸、糖罐”的美誉,近年来,该师市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职工发展新、优、特休闲采摘农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搞规模化种植,让土地生“金”、农业增效、职工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九师团结农场设施果蔬种植基地,仿佛来到了书本中“百果园”:猕猴桃缠着藤蔓往上攀爬,无花果把圆嘟嘟的身子藏在叶底,玫瑰香葡萄一串串垂下来,紫得发亮……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种了10座大棚的特色果蔬,从6月起,月月有鲜果成熟,采摘能一直持续到10月底。”看着棚里穿梭的游客、忙着装货的客商,团结农场二连职工任晓慧的脸上笑成了花,“人来人往的,热闹得很!”
这热闹劲儿,源于团结农场党委对城郊经济“黄金半径”的精准把握。近年来,该农场铆足劲发展城郊特色种植业,把设施农业和观光采摘旅游串成线,经营上靠“订单农业+农旅融合”双轮驱动,利益联结上建“党支部领航、合作社运营、职工群众参与”的共富机制。眼下,该农场1626座设施大棚里,无花果、猕猴桃、血桃、八月瓜、火龙果、樱桃等十几种特色水果陆续成熟,带动职工群众收入持续增长。
九师白杨市的特色产业“生金”故事,还在更多领域多点开花。
做优“一个果”——九师一七〇团深耕沙棘产业,推动从初级原料销售向终端制成品供给转型,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2024年收获沙棘1.84万吨,产值突破1亿元,小小的沙棘果,成了富民强团的“金豆豆”。
做强“一粒种”——九师白杨市聚力玉米制种产业集群建设,2025年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其早熟、极早熟品种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以“一粒种”的力量筑牢农业“芯片”根基。
做红“一颗糖”——依托新疆绿翔糖业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九师白杨市每年种植甜菜约12万亩、总产68万吨,成为兵团最大的甜菜种植基地,产出的“西沁”牌白砂糖连续数年斩获国家质量优秀奖,让甜菜里榨出的“一颗糖”甜透产业链,香飘大市场。
“我们将持续锚定‘特色’发力,一方面,深耕沙棘、玉米制种、甜菜等优势产业链,向精深加工挖潜力、向品牌建设要效益;另一方面,引进适配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提质扩面,让更多职工群众吃上农业‘特色饭’。”九师白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文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