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共青团农场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

2025-11-07 07:59:09

六师共青团农场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

124座“鱼菜共生”大棚实现年产值约650万元

五家渠讯(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 通讯员何瑞娜)11月4日,记者在六师共青团农场新疆新途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产业园里看到,一座座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依次排开,每个大棚养殖区均设有20多个约5米宽的鱼池,成群的鲈鱼游弋其中,不时激起阵阵水花;旁边的大棚果蔬区里,一串串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在藤蔓上,采摘人员正忙着将鲜果采摘装筐。

“这是‘鱼菜共生’大棚。你看,鱼池底部有许多管道与外部的循环水池连接,又通往旁边的果蔬区。”新疆新途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薛新伟介绍,“采用这种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养鱼的水经过微生物分解处理后,变成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用于蔬菜种植,蔬菜的根系在吸收水中养分的同时还净化了水体,干净的水体又回流到鱼池供鱼类生长,最终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用肥’。”

据介绍,在传统渔业养殖过程中,富含氨氮、有机物的尾水如直接排放,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近年来,共青团农场着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于2023年引进新疆新途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启动“鱼菜共生”项目,确立“公司+合作社+职工”的产销一体化运营模式,破解了水产养殖尾水的环境污染问题,探索出了一条“以养促种、以种助养”的绿色发展路径。

目前,共青团农场已建成“鱼菜共生”大棚124座、约340亩,年产河鲈、加州鲈等优质鱼苗300万尾、成鱼60多吨;利用水产养殖尾水灌溉的番茄、黄瓜等作物,年化肥使用量减少近10%,且果实含糖率与风味均能显著提升,大棚年产值达到650万元左右。

生态循环发展的优势,还转化为职工群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这种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年节水6.2万立方米,节水率高达90%以上;带动165户职工持续增收,户均年增收1.5万元。“这些处理过的尾水,增肥效果明显。我家的‘草莓番茄’长势好、品质优、味道甜,去年多卖了2万元钱呢。”共青团农场种植户曾宪磊告诉记者。

在“鱼菜共生”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共青团农场还积极将这一模式向“研学+文旅”领域延伸,将传统种养基地打造成为可观摩、可游玩、可研学的综合性场所,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研学团队1.2万人次。

“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推广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协同发展‘鱼菜共生’与‘林菌共生’,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推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六师五家渠市农科所特色作物研究室主任赵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