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大家说丨“菜篮子”里装满幸福感

2025-11-16 07:55:48

有话大家说丨“菜篮子”里装满幸福感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郭晓维、张婷婷 通讯员马蓉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以食为天,“菜篮子”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兵团各师市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畅通流通渠道、强化市场监测等多重举措,让职工群众将“菜篮子”拎出满满幸福感。冬季来临,从日光温室里的反季节蔬菜,到社区商超里琳琅满目的蔬果,再到线上订购的便捷直达……冬日里的新鲜与便利,正成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最直接的体现。

居民:餐桌“四季常青”,日子越过越暖

11月8日早晨10点刚过,家住五师博乐城区博景苑小区的吴云花,就动身前往小区附近的三合市场。当天,儿子一家三口要来吃饭,她特意早出门采购食材。“儿子说要多准备一些青菜,早点去,菜更新鲜。”

今年58岁的吴云花,早年跟随父母在团场生活。“我们小时候,一入冬就很难吃上新鲜青菜,只有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再搭配粉条、干菜和咸菜,一直要吃到来年5月。”吴云花边说边走进市场,来到她常光顾的摊位前认真挑选起了青菜。摊主热情地向她推荐说,今天的茼蒿很新鲜,是五师八十一团五连智能大棚种植的。“整个市场,只有我家有!”摊主自豪地说。

吴云花挑选了两把茼蒿,“真新鲜!我要做两个菜,一个是裹上面粉蒸熟蘸着调料吃,我父母特别爱吃蒸菜;另一个是加蒜片清炒,小孙女爱吃。”紧接着,她又选购了蒜苗、甜椒和豌豆尖。她的父母是四川人,爱吃回锅肉和炸酥肉,“用豌豆尖炖酥肉汤,全家都爱喝。”

吴云花有时还会约上朋友,一起去家附近的绿康果蔬批发市场“团购”。“我们几个人一起批发些水果蔬菜再分一分,新鲜又划算。再过几天,我们准备去看看有没有湖北的红菜薹。现在的物流可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天南地北的新鲜果蔬。不得不说,现在的餐桌可真是四季常青又常新,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

如今,在五师双河市共有近2000座设施大棚稳定生产,种植户采用“春提前、夏不停、秋延晚”的种植模式,巧打时间差,精准把握蔬菜上市节点,辣椒、西红柿、豆角等常规蔬菜,极大地丰富了冬季本地市场供给。

种植户:大棚“四季生金”,腰包越来越鼓

初冬的北疆,寒意渐浓。七师一三一团四连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

11月11日,记者走进大棚,只见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平菇如花绽放,散发出阵阵菌香。种植户吴小云穿梭其间,麻利地完成采摘、装筐工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天要采200公斤,放进自家冷库,明早就能发往市场。”

有着20年种菇经验的吴小云,是名副其实的“老把式”。三年前,他与妻子租下连队闲置大棚,投入20多万元,开启平菇规模化种植之路。“以前种大田靠天吃饭,一年就一季收入。现在种大棚,冬天反倒成了‘生金’的好季节。”他感慨道。

如今,吴小云的3座大棚实现全年不间断出菇,批发价每公斤6至8元,春节前后能涨到10元。小平菇成了他家全年无休的“绿色银行”。

谈起种植经,吴小云打开了话匣子:“秋天这茬种了2万多个菌袋,一年总共要种4万多袋。种蘑菇关键在管理,通风、光线、温度都得精准把控。”他特别提到,团里经常组织种植户外出学习,还帮助引进新品种。更让他欣慰的是,平菇根本不愁销路:“采下来直接送到批发市场,有时候还供应社区超市,订单不断。”

平菇生长快、周期短,一个菌包可收5至6茬,2万包菌袋年产约22吨,产值达11万元。这条特色种植路,不仅让吴小云鼓起了腰包,也为连队农闲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连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在平菇种植成功的基础上,连队近年来又引进了经济效益更高的羊肚菌,且实现连年增产。下一步,连队计划继续发展高端菌类和蔬菜品种,更好地满足周边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一三一团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杨天宝说。

大棚外寒意渐浓,大棚内生机盎然。望着长势喜人的平菇,吴小云信心满满:“收入稳了,心就安了,我们越干越有劲!”

商超:供应链“四季畅通”,服务越来越好

初冬时节,十四师昆玉市各大商超里,新鲜翠绿的时蔬、色泽鲜亮的水果、品类丰富的生鲜产品整齐陈列在货架上,热带水果、反季节蔬菜一应俱全,新鲜水灵,深受消费者青睐。

“以前冬天买菜,可选的品种没几样;现在,超市里不仅蔬菜种类多,还很新鲜,连热带水果都能随时买到。”正在世纪华联超市挑选蔬菜的昆玉市居民王爱琴笑着说,她每天都来这里采购,就认准食材新鲜、服务周到。

为解决冬季生鲜供应难题,十四师昆玉市各商超搭建起“基地直采+区域调配+冷链保鲜”的高效畅通立体化供应网络,不仅与本地及周边蔬菜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签订长期保供协议,还前往和田地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一站式采购,实现当日采购、当日上架,最大限度缩短流通时间,锁住食材原味。

在世纪华联超市生鲜区,工作人员正将新到的黄瓜、番茄、橙子等整齐补至货架。“我们实行‘随时补货、实时检查’制度,坚决不让不新鲜的商品流向居民餐桌。”超市负责人叶艺微介绍。超市配备了专业冷藏车辆与恒温仓储设施,运用恒温保鲜柜、保湿喷雾等技术,进一步延长果蔬保鲜期,让职工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我们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年冬季消费数据,实时监测货架库存,建立动态补货机制,确保超市内货品不断供。”叶艺微说,大数据能精准预判消费趋势,例如冬季市民偏爱根茎类蔬菜和暖性水果,超市便加大土豆、山药、猕猴桃等品类的备货量,既满足消费需求,又降低食材损耗。

供应链的畅通不仅丰富了商品品类,更带来了贴心服务。师市多家商超推出线上线下融合购物模式,顾客只需轻点手机下单,工作人员便会精心挑选、快速打包,及时将新鲜食材送至顾客家中。“现在买菜太方便了,线上下单直接送货上门,包装严实,菜品比我自己挑的还新鲜,服务真到位!”昆玉市居民吴洋称赞道。

从“有啥买啥”到“想买就有”的品类升级,从“线下奔波”到“指尖购菜”的服务革新,冬日“菜篮子”的悄然变化,是商超供应链持续升级的生动体现,更是兵团民生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