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6:19:18
付出,让生命丰盈美好
——记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李春蓉
2020年12月20日,李春蓉(左)与婆婆、孩子在一起。汪潇 张大松 摄
●兵团日报记者 秦俊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在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李春蓉身上有着最好的体现。李春蓉十几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照顾家庭,她用自己的孝行爱心,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含义。
“今天刚好把手头的工作忙完,顺路买点家里人爱吃的菜,两位老人平时总是念叨着小孙子,我有时间就会把孩子带过来一起吃饭。”2020年12月20日,李春蓉在厨房里忙活着给公婆做饭。
“刚来新疆的时候,我们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等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就分开住了,但两家离得很近,就前后楼的距离。”不一会儿,一盘盘家常菜被端上了桌,李春蓉一边给老人夹菜,一边跟老人讲孩子在幼儿园的事情,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李春蓉和丈夫费晓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李春蓉成为塔里木大学的一名教师,费晓华则成为解放军某部军官。结婚14年来,她和孩子、公婆在新疆生活,丈夫常年驻守部队,照顾家庭的重担都在她一人身上,李春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诠释了“军嫂”这一称号。
“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儿子没看错人,娶了个好媳妇。”两位老人逢人就夸。
2013年,李春蓉的婆婆在体检中检查出了细胞病变,李春蓉不敢告诉丈夫,独自请假带婆婆到内地再次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是良性,她才告诉家里人。
2018年,婆婆再次生病住院,当时正是李春蓉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挤出来照顾婆婆,医院里经常可以看到李春蓉奔波的身影。
婆婆行动不便,李春蓉就为她端茶倒水、做饭穿衣;婆婆在床上躺的时间久了,她会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婆婆散步;因为生病情绪不好,有时候婆婆会发脾气,李春蓉从不抱怨,耐心开导婆婆,给她讲一些开心的事情,直到婆婆展露笑颜。
李春蓉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作为儿媳妇,我应该毫无保留地照顾父母。”
李春蓉的家里存放着很多常备药品,那是她为体弱的老人和两个孩子准备的。深夜去医院照顾婆婆;孩子发高烧,彻夜不眠地守护,对她来说是常事。家里的事她从来不让丈夫操心,自己处理得井井有条。丈夫发来信息时,她总是说:“放心吧,家里有我呢。”
“我的儿媳妇很好,很孝顺。儿子在部队,没办法回家,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手操持的。”李春蓉的婆婆夸赞道。
百善孝为先,在李春蓉心里,公公婆婆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孝敬老人是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具体体现,也是营造幸福和谐家庭的基石。
家里的大事小事,李春荣都是报喜不报忧,她说,要替丈夫守护好小家,让他在部队安心工作。2018年3月,李春荣被解放军某部政治工作部评为“强军路上强军嫂”,这是对李春荣十多年来默默支持军人丈夫工作、支持国防建设给予的充分肯定。
“相互理解才能走得更久。”李春蓉微微一笑。
生活中,李春蓉有时也会和丈夫拌嘴,但她说,生活不能像一潭死水,偶尔拌嘴吵架反而会加深彼此的感情。
“为了这个家,春蓉付出了太多。家中所有的事都是她在张罗,她不光照顾好了老人和孩子,在工作上也取得了很多成就。”谈起妻子,费晓华既感激又歉疚。
李春蓉用爱架起了幸福生活的桥梁,她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深受大家的好评。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李春蓉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孝敬老人、敬业奉献都是我应该做的。”她这样告诉记者,“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唯有如此,生命才能丰盈美好。”